再谈为所当为的辩证性

“我脑海里有一个一直萦绕的问题,不知道答案,
就是我在买东西的时候前面有人插队。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我的心里有一个声音A告诉我,要上去和他讲,不然你就不是你自己认为的那个勇敢的自己了。
但是又有一个声音B说,这点小事情没有必要吧,或许人家很着急呢
接着A又说,他或许很着急但是,他确实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啊。
声音B说,或许他就是很害羞呢,可能他也很害怕和你讲话呢 …..
不一会儿人走了,留下一脸懂逼的我。
不清楚老师同学在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是如何处理思考的 ”

来自训练营成员的疑问

我们在森田思想里,讲求“为所当为”,也就是该干嘛干嘛。生活中有的时候,该干的事情相当的清晰:比如我是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我是家长,就该好好带孩子;我是子女,就该好好对父母;我在吃饭,唱歌,赏花,就该投入其中。

同时生活中,还有一些事情,该干的事情不是那么清晰。比如就像上面这种遇到插队的情境,该上去制止呢,还是不制止呢?就很难特别的清晰。

这里面首先牵涉到一个价值选择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的价值选择里,是注重规则的,那么就会倾向于上去阻止插队。如果价值选择里,是倾向吃亏是福,可能会倾向于不去阻止,毕竟人家也可能有人家的难处,吃点亏也就算了。如果一个人的价值选择倾向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可能就倾向直接开骂了。如果一个人的价值选择倾向于君子动口不动手,可能就倾向于问问对方情况,看看能不能沟通协商等等

其次呢,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比如我们可能有注重规则的一面,也有吃亏是福的一面。一旦掺杂在一起,就会很难受,因为不同的价值取向,最后做出的决策可能是完全相反的。这个时候,如果能梳理清晰,到底哪些价值是核心,哪些是其次,对我们的行为就会有比较明确的指导作用。但这种梳理对当事人通常挺难,很多时候我们会在杂乱的思绪中难以理清。这也是我们通常在咨询室中做这种梳理的原因。

再者呢,即便我们清晰的知道自己的价值取向,也不代表就应该绝对的教条化的去执行,也是需要视具体情境而定。比如假设我持有注重规则的价值取向,如果在后面的人是为了抢救重伤患者插队,那么这个时候就不需要刻板的要求对方排队。再比如假设我持有吃亏是福的价值取向,如果对方插队进来抢最后一张本该属于我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么这个时候也不需要刻板的要求自己吃这个亏。

也就是说,真实的生活一方面需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一方面也需要“辩证 ” 看待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好比ACT疗法里,十分注重“心里灵活性”。因为背后的哲学观认为,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真理,一切都是相对的,需要看具体情景。好比400年前人们认为牛顿定律是真理,但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牛顿定律只在低速物体上适用,接着人们认为相对论是真理,但是量子理论的发展又证明相对论并不适合微观领域。换句话讲,所有的真理都是有限的都是有范围的,没有永恒的真理。如果非要找一个永恒的真理,那就是“没有永恒的真理”。

当然,如何“辩证”的处理问题蛮挑战。就像游泳,很难从理论上学会游泳,而是不断地去游,游的多了,自然就有了那么点感觉。无论如何,对自己慈悲一点,慢慢来就好。

另外呢,适当去学习一些相应的技能,会比较有帮助。比如排队问题其实是跟人际沟通技能有关的,多在这方面有所积累也能提高此类问题的处理能力。

再者,我们训练营中的正念练习所积累的能力也会有一定帮助,不见得能解决我们如何“辩证”的行动,但起码可以帮我们看到一些升起的情绪或者自我攻击,减少一些被情绪牵着走的行为。感兴趣的话,回头在线交流时可以交流。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