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所当为”的考验所在

日常生活中,慢慢打磨“觉察”和“接纳”到一定品质后,实现“顺其自然”的知行合一相对还算容易。因为“觉察”“接纳”“顺其自然”都是应对“过去”,更多是心理上如何“面对”过去,可以通过训练恒定的内心“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然而做到“为所当为”较难,因为其主要是应对即将发生的“当下”,更多是心理上如何“选择”即将的行动。一旦牵涉“选择”,就必然牵涉“评估标准”。而评估标准里最核心便是尊重“规律”。任何一件事情,牵涉的“规律”都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既要能在时间长河里认识规律,又要能在有限的选择时间里在复杂交织的规律里做出“权衡”,相当有挑战。

举例来看,如果要组织一场周末娱乐活动。里面至少牵涉几种需要尊重的基本规律:
#效率规律(世界):沟通环节越少,效率越高,比如不加以讨论直接发起活动,其它人各自根据情况自行选择;
#心理规律(他人):人都有“被关注”的需求,参与活动讨论是重要的被关注感受来源;
#价值规律(自己):发起人有自己或倾向于“效率”或倾向于“温度”的价值倾向;
……

这些规律之间往往还带有一定负相关性,比如效率规律和心理规律就有一定的负相关:效率高点心理感受就可能差点,心理感受好点可能效率又低点。同时有的规律自身也具有双向性,比如价值规律方面,每个人往往都是既想“效率”又想“温度”的结合体,只是侧重比例有所区别。这么多复杂的维度又往往要在“眨眼之间”便做出权衡和选择,所以挑战相当不小。

再一个挑战便是,因为这种选择很难,所以生理本能会将权衡和选择过程给固化下来,以减少能量成本。慢慢的又会带出一个新的挑战:心理惯性和心理灵活。失去惯性的心理会带来巨大的能量耗费;失去灵活的心理会造成刻舟求剑而偏离规律。

造物主是全知的,给了一种完全的解决方案: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我们每个人则想在只有短短数十年光景的个体上实现宏伟的“造物主工程”,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为所当为”无疑是一场终生没有止境的修炼,而且可能从逻辑出发是去看待这个问题是个无解的问题,因为思维成本和能量成本过高。可能需要更大程度调用“感觉”。因为无论变量再多,“感觉”通常都可以眨眼之间做出判断,而且规律的吻合性也可以很高。再拿上述活动举例:最终组织者自己会有“舒服”还是“不舒服”的心理感受,其实这种感受很大程度已经反映出是否符合规律。

这里面同时又会牵涉一个辩证性问题:似乎有的情形下“感觉”会完全跑偏:比如神经症患者,经常陷入到“不舒服”的心理陷阱,而非真正的不舒服。这里可能牵涉到一个更深的问题:哪些感觉是“真感觉”,哪些感觉是“伪感觉”。

同时,可能上述问题也都不是问题。只要保有一颗“为所当为”的心,即便一时错了一时违背了规律又如何呢?发生的已成为过去,“顺其自然”的去接纳便可,接着重新“为所当为”。也就是说:“顺其自然”和“为所当为”之间不是“先后关系”,而是“循环关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