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式写作

最近的写作进度和开工时的预期并不一致,相比花了更多的时间,同时过程中有大量的进两步退一步退一步进两步的螺旋。不过总体而言,觉得写的很过瘾,因为越写越有“生长”的感觉:不是自己“强写”,而是过程中被实际案例实际需求推动着更进一步的探索。

蛮多问题一开始并没有特别清晰,在蜘蛛爬网式的生长写作中,很多问题慢慢浮现并清晰。慢一点,扎扎实实的“生长”。

承受原始的,化解放大的

痛苦=原始痛苦+放大痛苦

原始的痛苦不可避免,因为已经积累的”因”必然呈现。然而放大的痛苦可以避免,只需要减少无意义的抵抗或回避。理解了这个问题,便能更好的承受身体不适和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也便能更坦然的面对疾病以及寿命这样的根本命题。

游戏共存的启发

一个多月的实践,从起初的循序有序,到中间的欲望失控,再到GM权限无心插柳的欲望降级,到现在基本能回到低欲望背景的健康轨道。虽然还是付出了今天去医院抓中药疗养身体的代价,但总体还是值得:

首先不再极端的面对欲望:要么无限疯玩要么卸载的极端行为没有再次发生。其次带来了更多良性“自我实现”的可能性:纯粹的欲望路和修行路都不是自己想要或者擅长的人生路,欲望和修行和谐共处的路线更适合自己。再者避免了“加法”和“绝对化”:昨天一度想要重开Steam代替魔力公益服,想要一劳永逸解决游戏的持续吸引力,最终继续留在魔力公益服。

“绝对化”和“一劳永逸”是自小逻辑训练的恶魔诅咒,一方面带来强大的预见力,一方面带来极端和偏执而丧失觉察和辩证。

关于游戏:清零还是共存

如果说从小到大最大的爱好,游戏始终是首位。知道自己容易痴迷电子游戏,所以从大学毕业后蛮多年,采取的都是“疯玩+清零”循环方式。首先克制自己完全不碰电子游戏,如果碰了则一口气没日没夜晚上一段时间然后又将其完全删除。

该是放下这种极端游戏方式的时候了,电子游戏本身不是问题,而“度”的把握才是关键。“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思想里,没有绝对,更多是平衡与辩证。

目前实践共存的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挑战,会容易形成一种背景性的欲望而刺激神经的兴奋度,会对生活和睡眠都带来一定影响。也算是正常现象,任何新适应都会有一个过程。

顺其自然:接纳和积极

“随便。能做到什么样就什么样。”
“你觉得‘顺其自然’等于‘随便’么?”
“不是,‘随便’比较消极。”
“酷,给你点赞。”

【心理上“顺其自然”】
1、接纳
全然的接受已经发生的一切,拥抱已经存在的现实,不去消耗心力做无意义的抵抗

2、积极
接纳不等于消极悲观的认为“无所谓”、“随便”。而是积极接纳,更多的从已发生的事情中看到和合于其中的生机,即便表面再糟糕的失马也会伴随潜藏的福运

【行动上“为所当为”】
1、平衡
2、辩证

为所当为:平衡与辩证

无论自己实践还是指导别人使用“为所当为”的行动观,都遇到同样困难:到底哪些“当为”哪些“不当为”。因为每个人生时刻,都是多种因素和多种选择的交织体。目前探索的经验来看,已经有两条效度较高的参考原则:

1、平衡
一个生命的成长,需要合适的光照、合适的水分,合适的养料。不多不少最佳,过多或者过少都可能夭折。

2、辩证
“非黑即白”的思维总是会破坏平衡。一件事物总是阴阳和合的,守中道才能更好的维持平衡

同时带来的启发:ACT疗法和森田疗法其实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并且,如果真要从根本上消解来访者的困境,核心是引领一种“ACT活法”或者“森田活法”。活法对了,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活法不对,一点小问题也会变成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