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所当为の工作篇

《“为所当为”的考验所在》《再谈为所当为的辩证性》 这两篇文章已经从广泛的视角探讨了为所当为的核心挑战:如何基于价值在众多交织规律中做出适当的行为选择。

从工作实操的角度而言,为所当为并不仅仅牵涉到如何做“选择”,还牵涉到如何“操作”。因为一项工作并不会因为选择的好就呈现出良性的结果,选择的好只是良性结果的重要一环。

工作中的“为所当为”就像种粮食:

对的人
对的时间
对的地点
对的方法
对的事情

在每一个工作的瞬间,是否能觉察到这些要素,并及时的回到合理行为,是需要慢慢训练的能力。比如:

  • 是否觉察到一股脑什么都自己干(对的人)
  • 是否觉察到协作流程有问题(对的人)
  • 是否觉察到缺乏要事为先(对的事情)
  • 是否觉察到过于抓大放小,忽略细节(对的方法)
  • 是否觉察到有的事情很有价值,但并不需要现在做(对的时间)
  • 是否觉察到在惯性做已经失去意义的事情(对的事情)
  • 是否觉察到在采用惯性方法,而没有探索更有效的方法(对的方法)
  • 是否觉察到过于追求“当日完成”而非“尽量完善”(对的方法)
  • 是否觉察到“想太多做太少 ” or “ 想太少做太多”(对的方法)
  • ……

当然,还有一方面是觉察到我们的情绪状态,也就是“心理上的顺其自然”。比如:

  • 是否能觉察到自己状态是过于紧绷or过于松散
  • 是否能觉察到在情绪化沟通
  • 是否能觉察到被过高预期裹挟
  • 是否能觉察到在恐惧下躲避某些工作
  • 是否能觉察到在愤怒下对抗某些来访者
  • ……

工作中持续的觉察和回来,最终“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占比会提高。

【每日打卡实验 】

1、顺为值:觉察x次,回来y次
2、不需要具体写觉察情景,自我大致回忆即可,是帮助自我总结,而非给其它人看;
3、数值有自我对比价值,没有他人对比价值

我懒,我贪玩

地气。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地气,同样是《西游记》,如果用吴承恩的打开方式,或者用六小龄童的打开方式,相信很难在全球玩家中引起这么大的波澜,这就是《黑神话·悟空》的巨大意义。同理,道家思想也好,森田思想也罢,要结合每个时代的地气来应用,否则经营起来吃力不讨好又费马达又费电。

去伪存真。从“递弱代偿”的视角,万物的本质就是一个“求存”。引申到人类领域,偏中性的描述是“需求”,偏负性的描述是“欲望”。使用过程当然是客观辩证的中性词更好。但是中性词或者褒义词的使用,有的时候会有一种“遮蔽”效应。一方面传递的时候,对方理解起来容易云里雾里;一方面自己也容易不自觉的美化自己。

为什么自己推崇“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当然,我们可以从“平衡”、“辩证 ”等等比较高大的令人昏昏欲睡的角度去解释。同时也可以从刺激性的通俗角度去解释:首先因为我懒嘛,不想凡事都去奋斗,不想凡事都忙忙碌碌的像个苦逼劳工。再一方面,因为自己贪玩,总会想着办法给自己的兴趣爱好留上一片空间。而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是可以覆盖到这些需求的。

包括为什么做事追求效率?也是因为自己懒嘛,效率高了才能有更多的娱乐时间。为什么看重家人和同事的独立?还是因为自己懒嘛,管人多麻烦,自驱才是最省力的方式。

当能从这种“一丝不挂”的视角看待自己时,一方面更通透,一方面防止自己美化自己,一方面也是这个时代更好对外沟通的语言。

再谈为所当为的辩证性

“我脑海里有一个一直萦绕的问题,不知道答案,
就是我在买东西的时候前面有人插队。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我的心里有一个声音A告诉我,要上去和他讲,不然你就不是你自己认为的那个勇敢的自己了。
但是又有一个声音B说,这点小事情没有必要吧,或许人家很着急呢
接着A又说,他或许很着急但是,他确实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啊。
声音B说,或许他就是很害羞呢,可能他也很害怕和你讲话呢 …..
不一会儿人走了,留下一脸懂逼的我。
不清楚老师同学在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是如何处理思考的 ”

来自训练营成员的疑问

我们在森田思想里,讲求“为所当为”,也就是该干嘛干嘛。生活中有的时候,该干的事情相当的清晰:比如我是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我是家长,就该好好带孩子;我是子女,就该好好对父母;我在吃饭,唱歌,赏花,就该投入其中。

同时生活中,还有一些事情,该干的事情不是那么清晰。比如就像上面这种遇到插队的情境,该上去制止呢,还是不制止呢?就很难特别的清晰。

这里面首先牵涉到一个价值选择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的价值选择里,是注重规则的,那么就会倾向于上去阻止插队。如果价值选择里,是倾向吃亏是福,可能会倾向于不去阻止,毕竟人家也可能有人家的难处,吃点亏也就算了。如果一个人的价值选择倾向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可能就倾向直接开骂了。如果一个人的价值选择倾向于君子动口不动手,可能就倾向于问问对方情况,看看能不能沟通协商等等

其次呢,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比如我们可能有注重规则的一面,也有吃亏是福的一面。一旦掺杂在一起,就会很难受,因为不同的价值取向,最后做出的决策可能是完全相反的。这个时候,如果能梳理清晰,到底哪些价值是核心,哪些是其次,对我们的行为就会有比较明确的指导作用。但这种梳理对当事人通常挺难,很多时候我们会在杂乱的思绪中难以理清。这也是我们通常在咨询室中做这种梳理的原因。

再者呢,即便我们清晰的知道自己的价值取向,也不代表就应该绝对的教条化的去执行,也是需要视具体情境而定。比如假设我持有注重规则的价值取向,如果在后面的人是为了抢救重伤患者插队,那么这个时候就不需要刻板的要求对方排队。再比如假设我持有吃亏是福的价值取向,如果对方插队进来抢最后一张本该属于我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么这个时候也不需要刻板的要求自己吃这个亏。

也就是说,真实的生活一方面需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一方面也需要“辩证 ” 看待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好比ACT疗法里,十分注重“心里灵活性”。因为背后的哲学观认为,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真理,一切都是相对的,需要看具体情景。好比400年前人们认为牛顿定律是真理,但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牛顿定律只在低速物体上适用,接着人们认为相对论是真理,但是量子理论的发展又证明相对论并不适合微观领域。换句话讲,所有的真理都是有限的都是有范围的,没有永恒的真理。如果非要找一个永恒的真理,那就是“没有永恒的真理”。

当然,如何“辩证”的处理问题蛮挑战。就像游泳,很难从理论上学会游泳,而是不断地去游,游的多了,自然就有了那么点感觉。无论如何,对自己慈悲一点,慢慢来就好。

另外呢,适当去学习一些相应的技能,会比较有帮助。比如排队问题其实是跟人际沟通技能有关的,多在这方面有所积累也能提高此类问题的处理能力。

再者,我们训练营中的正念练习所积累的能力也会有一定帮助,不见得能解决我们如何“辩证”的行动,但起码可以帮我们看到一些升起的情绪或者自我攻击,减少一些被情绪牵着走的行为。感兴趣的话,回头在线交流时可以交流。

与其追求平静,不如吸引平静

一位训练营成员打卡:“感觉自己的练习目的一直是为了达到平静放松的状态,而对练习是为了培育对身体的觉察,接纳的体会,认识不够。认识到外界的干扰,身体的疼痛,或者烦躁,其实都是一个机会,让自己练习接纳体会。”

回复其说到:“能认识到自己是带着‘目的 ’ 在练习,已经是一种进步,给你点个赞。没关系,这很正常,多数朋友一开始都会这样。追求平静往往‘求而不得 ’ 。不去刻意追求,只是把我们该做的练习尽量去做,反而有机会‘不请自来 ’ 。”

就像一个女生喜欢一个男生,直接A上去火力全开追求对方的方式通常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往往会把对方吓跑。更好的方式是她做好自己,反而有机会吸引对方主动送来秋天的菠菜。

平静也如此,与其死皮赖脸的想要追求对方,不如多做该做的练习,多做生活该做的事情,自然会吸引平静主动凑过来。

站在一个更为深远的视角来看则是:
“顺其自然 ”帮助我们更好的面对不喜欢的状态,
“为所当为 ”帮助我们更好的吸引喜欢的状态。

驾车方式和驾车能力

无论森田还是正念,更多提供的是底层思想和方法论,而生活本身是有多种多样的具体情境所组成的:比如工作、夫妻、亲子、朋友情境。每种情境下都牵涉到具体的问题解决技能、沟通技能等。

比如我们讲“为所当为”:学习压力过载而无法投入学习,可能跟学习技能欠缺有关;工作压力过载可能跟工作技能欠缺有关;夫妻沟通进入死结可能跟沟通能力欠缺有关。当我们这些能力十分欠缺的时候,我们就会需要特别强大的心态。反过来,如果我们这些能力还不错,对心态的提升要求也会低一点。毕竟,心态的提升比具体技能的提升要复杂的多。

所以除了需要“驾车方式”,还需要“驾车能力”。

承受原始的,化解放大的

痛苦=原始痛苦+放大痛苦

原始的痛苦不可避免,因为已经积累的”因”必然呈现。然而放大的痛苦可以避免,只需要减少无意义的抵抗或回避。理解了这个问题,便能更好的承受身体不适和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也便能更坦然的面对疾病以及寿命这样的根本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