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胆小和躲避

做自我关怀训练的时候,其中一节涉及羞耻感。看到题目时,好半天不知道该写什么。作为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会没有羞耻感的回忆?说明自己要么是无意识要么是有意识的在躲避一些东西。

吹着呼呼冷气的地铁上思索了蛮久,可能把脑子吹清醒了。一下子醒悟过来,从小到大其实自己有躲避人际关系冲突的特点。比如刚上大学的时候,信心满满准备参加班里的干部竞选,毕竟一方面想要提升自己,一方面觉得自己高中时做组织委员还蛮合适。结果期待半天,班主任突然某天说班长人选已经定好了。当时自己就很生气,怎么还搞起内定了?虽然生气,但是也没有找班主任理论或者力争,也没有跟其他同学透露自己的抱怨。而是转向不再关注班里干部选拔,而是各处报名学校社团的招新。

这种转向的动力是什么?其实本质里代表着害怕处理人际关系冲突,因为自己认为自己不擅长这类事情的处理。因此处理过程明显带有不直接沟通问题,而是“另辟蹊径”解决问题的特点。这种另辟蹊径的本质则是“躲避”。当然,这种躲避也激励着其它能力的提升,比如对“创新”的激发。同时,这种躲避特征也会出现心理学中所讲的“泛化”或者“升华”现象。

仔细观察下来,这种胆小和躲避的模式,在整个人生路上始终在反复的出现。比如为什么早年虽然受到叶茂中策划的启发,但是没有走传统营销公司的路?因为那个时候判断传统营销自己没有竞争优势,而网络营销是新赛道有竞争优势,可能跟躲避人际竞争有关系。比如当本地自媒体账号做起来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继续强化媒体特征,而去做旅游、美食、亲子,也可能跟躲避人际竞争有关系。比如做心理账号的过程中,总是在尝试特别独特的做法,也可能跟躲避人际竞争有关系。

同时回过头观察自己日常的人际交流,也有类似的现象。即便一些时候觉得某些事情不合理,也并没有直接沟通。应该都和害怕人际冲突的躲避行为有关。辩证而言,胆小和躲避的模式一方面带来不少的防御性利益,也带来了不少能力提升,合理使用有其价值,过度使用则会得不偿失。良性的处理方式:

看见模式—>不对抗不跟随—>该干嘛干嘛

咨询过程中的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可以在搜集来访者信息的过程中建立。也可以在咨询的过程中识别。因为本质上而言,来访者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是其自身模式的一种体现。

如果我们一方面搜集来访者信息,一方面通过沟通丰富细节,一方面通过其语言和行为捕捉模式的蛛丝马迹,会是比较良性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