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的粗暴压制成瘾,容易导致报复性反弹
△ 我们容易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但更重要是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价值为罗盘,才能更好的调控成瘾
△ 先不减少成瘾行为,而是先增加丰富生活的行为,是蛮不错的路径
△单纯的粗暴压制成瘾,容易导致报复性反弹
△ 我们容易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但更重要是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价值为罗盘,才能更好的调控成瘾
△ 先不减少成瘾行为,而是先增加丰富生活的行为,是蛮不错的路径
中午在路上偶然遇到了十多年没遇到的一个初中同学,交流后,蛮震惊对方的工作强度。做的工作是给超市等配送牛奶等冷冻货品。每天晚上大概9-10点睡,凌晨2点就起床,大概睡4-5个小时。一般白天要干12个小时(到下午2点),有的时候要干16个小时(到下午6点)。一个月休息2天
本来配送的家数多,还得一方面自己开车,一方面还要自己卸货,基本一天很难有什么休息时间。因为连续干了3年,现在椎间盘突出,往后挺会疼,下周要去医院看怎么治疗。而且因为是冻货,夏天的时候每天都是在6°的冷冻车到30°+的室外穿梭,反复一冷一热
听完感觉真是不容易
做自我关怀练习时,其中一道题目问:“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正在改变世界?”顿了一会儿,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一方面,对这个问题十分熟悉,无数成就人士都强调“改变世界”这个观念,比如乔布斯。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大,随着对老祖宗的一些智慧的肤浅了解,会发现我们东方智慧里更多是“天人合一”“阴阳和合”一类的强调和谐关系的描述。
从西方舶来的“强力意志”一方面大大提升了我们自身的力量感,另一方面也大大制造了我们的存在危机。需要辩证的看待和使用。
接着在题目里答到:“为什么要改变世界?更好的和世界相处就可以”
做自我关怀训练的时候,其中一节涉及羞耻感。看到题目时,好半天不知道该写什么。作为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会没有羞耻感的回忆?说明自己要么是无意识要么是有意识的在躲避一些东西。
吹着呼呼冷气的地铁上思索了蛮久,可能把脑子吹清醒了。一下子醒悟过来,从小到大其实自己有躲避人际关系冲突的特点。比如刚上大学的时候,信心满满准备参加班里的干部竞选,毕竟一方面想要提升自己,一方面觉得自己高中时做组织委员还蛮合适。结果期待半天,班主任突然某天说班长人选已经定好了。当时自己就很生气,怎么还搞起内定了?虽然生气,但是也没有找班主任理论或者力争,也没有跟其他同学透露自己的抱怨。而是转向不再关注班里干部选拔,而是各处报名学校社团的招新。
这种转向的动力是什么?其实本质里代表着害怕处理人际关系冲突,因为自己认为自己不擅长这类事情的处理。因此处理过程明显带有不直接沟通问题,而是“另辟蹊径”解决问题的特点。这种另辟蹊径的本质则是“躲避”。当然,这种躲避也激励着其它能力的提升,比如对“创新”的激发。同时,这种躲避特征也会出现心理学中所讲的“泛化”或者“升华”现象。
仔细观察下来,这种胆小和躲避的模式,在整个人生路上始终在反复的出现。比如为什么早年虽然受到叶茂中策划的启发,但是没有走传统营销公司的路?因为那个时候判断传统营销自己没有竞争优势,而网络营销是新赛道有竞争优势,可能跟躲避人际竞争有关系。比如当本地自媒体账号做起来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继续强化媒体特征,而去做旅游、美食、亲子,也可能跟躲避人际竞争有关系。比如做心理账号的过程中,总是在尝试特别独特的做法,也可能跟躲避人际竞争有关系。
同时回过头观察自己日常的人际交流,也有类似的现象。即便一些时候觉得某些事情不合理,也并没有直接沟通。应该都和害怕人际冲突的躲避行为有关。辩证而言,胆小和躲避的模式一方面带来不少的防御性利益,也带来了不少能力提升,合理使用有其价值,过度使用则会得不偿失。良性的处理方式:
看见模式—>不对抗不跟随—>该干嘛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