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独立来源

父母总是习惯性的想办法给我塞东西,这其中一部分体现了父母的关心,一方面在深层里父母可能潜意识里会担忧小儿子未来会不会不管自己。毕竟,当一个人很早就表现出拒绝接受馈赠的特征时,的确也代表着不想欠人情,不想和对方发生太深度的关系或捆绑。

回想起来,这种特质的形成应该是与“中国式家庭”的不良体验有关。在这种家庭模式下,一方面可以坐享众多的馈赠,一方面要付出“被控制”的成本。而自己十分厌恶这种被控制的窒息状态,反过来则会表现出一种不要别人馈赠的特征,以及追求自由的特质。长期下来,独立的特质越来越明显。

而这种独立的特质对家长也好,对伴侣也好,都会有强烈的吸引力。毕竟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自强自立,每个伴侣都不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妈宝。但是大家也很难意识到硬币的另一半:这种独立意味着可能这个人不是以“家”为单位存活的;而是以“个体”为单位存活的。以家为单位组建的家庭和以个体为单位组建的家庭,是相当不一样的。

天道如此公平,任何一样我们喜欢的东西,背后都标好了成本和代价。

我懒,我贪玩

地气。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地气,同样是《西游记》,如果用吴承恩的打开方式,或者用六小龄童的打开方式,相信很难在全球玩家中引起这么大的波澜,这就是《黑神话·悟空》的巨大意义。同理,道家思想也好,森田思想也罢,要结合每个时代的地气来应用,否则经营起来吃力不讨好又费马达又费电。

去伪存真。从“递弱代偿”的视角,万物的本质就是一个“求存”。引申到人类领域,偏中性的描述是“需求”,偏负性的描述是“欲望”。使用过程当然是客观辩证的中性词更好。但是中性词或者褒义词的使用,有的时候会有一种“遮蔽”效应。一方面传递的时候,对方理解起来容易云里雾里;一方面自己也容易不自觉的美化自己。

为什么自己推崇“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当然,我们可以从“平衡”、“辩证 ”等等比较高大的令人昏昏欲睡的角度去解释。同时也可以从刺激性的通俗角度去解释:首先因为我懒嘛,不想凡事都去奋斗,不想凡事都忙忙碌碌的像个苦逼劳工。再一方面,因为自己贪玩,总会想着办法给自己的兴趣爱好留上一片空间。而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是可以覆盖到这些需求的。

包括为什么做事追求效率?也是因为自己懒嘛,效率高了才能有更多的娱乐时间。为什么看重家人和同事的独立?还是因为自己懒嘛,管人多麻烦,自驱才是最省力的方式。

当能从这种“一丝不挂”的视角看待自己时,一方面更通透,一方面防止自己美化自己,一方面也是这个时代更好对外沟通的语言。

今天不是明天的垫脚石

“10月份要考试,最近别玩游戏”,“游戏留着等考完试后再玩”,这些声音听起来挺对,也的确因为这样的声音减少了游戏时间。但是同时会出现的现象是:中午无目的刷手机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达到了1小时之久。也就是表面上少玩游戏节省下来的时间其实并没有真正转化为更多的学习投入。

回过头来想想,可能这就是人性本身。当我们压抑某种欲望的时候,他总是能通过另外的方式去“退而求其次 ” 。就好比压抑游戏的欲望时,它则通过漫无目的刷手机的方式来释放自身,而这种隐性的方式让它难以被察觉且不容易被攻击。

站在更大的视角,背后其实牵涉到生活哲学的问题。为什么自己会认为最近不要玩游戏?一方面的确是因为需要“要事为先”,另一方面多少也跟不自觉的把今天当做明天的垫脚石的文化观念有关。在这种文化观念下,明天永远比今天重要,今天永远需要为明天储能,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则是其精髓。

毫无疑问,这种生活哲学很好。但我还是要好好打游戏。

今天有今天该做的事情,同时今天也有今天需要的休息和娱乐。对待欲望,不压抑,不排斥,也不跟随。该学的学,该做的做,改玩的玩。哪怕最终社会评价产出不是最大,也依然值得如此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