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就懂,一做就忘

一位友人工作上遇到困境,纠结团队的沟通和协作问题。帮其跳出团队视角往回推,会发现其一开始对工作的选择便存在偏差,选择这份工作的动机不是因为“彼此适合”而是因为“恐惧风险”。因为一开始的选择出现偏差,便造成后续做再多的“自我调整”、“心理暗示”、“加强沟通”其实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毕竟一头方向都跑错了的马儿再怎么使劲狂奔也难以到达目的地。

旁观其找工作的过程便能感受到:心理上偏离了“顺其自然”,行为上偏离了“为所当为”。在其驾驶着的内心小车上,后排始终坐着一位名叫“恐惧”的蒙面乘客,其担心这位蒙面客对自己造成伤害,开车过程总是小心谨慎的询问蒙面客想去的地方并迎合性的开向那里,最终兜兜转转迷失其中。如果其能顺其自然的面对这位名为“恐惧”的蒙面客,不跟其做太多的互动,只是按自己的节奏和方向继续开自己的车,其实并不会真的发生什么。“恐惧”蒙面客只是很喜欢搭便车而已,上来了迟早自己也会走,但如果车主频繁与其互动,对方会误以为自己受到车主喜欢而长期的滞留在车上并提出更多的要求。其实此时应该做的仅是,心平气和的面对后排的蒙面客,自己该干嘛干嘛。

友人自省后突然自叹:“之前听说‘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以为自己懂了,其实自己不懂。”

我们此时是否就懂了呢?不一定。一个人“懂还是不懂”无法通过其语言知道,只能通过观察其行动知道。比如代表不同状态的两个后续行为:

行为1:接受已然发生的事实,尊重“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规律,不惧重新求职
行为2:回避已然发生的事实,畏惧求职风险,继续饲养“恐惧”蒙面客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想要知行合一,需要终生修炼。

“为所当为”的考验所在

日常生活中,慢慢打磨“觉察”和“接纳”到一定品质后,实现“顺其自然”的知行合一相对还算容易。因为“觉察”“接纳”“顺其自然”都是应对“过去”,更多是心理上如何“面对”过去,可以通过训练恒定的内心“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然而做到“为所当为”较难,因为其主要是应对即将发生的“当下”,更多是心理上如何“选择”即将的行动。一旦牵涉“选择”,就必然牵涉“评估标准”。而评估标准里最核心便是尊重“规律”。任何一件事情,牵涉的“规律”都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既要能在时间长河里认识规律,又要能在有限的选择时间里在复杂交织的规律里做出“权衡”,相当有挑战。

举例来看,如果要组织一场周末娱乐活动。里面至少牵涉几种需要尊重的基本规律:
#效率规律(世界):沟通环节越少,效率越高,比如不加以讨论直接发起活动,其它人各自根据情况自行选择;
#心理规律(他人):人都有“被关注”的需求,参与活动讨论是重要的被关注感受来源;
#价值规律(自己):发起人有自己或倾向于“效率”或倾向于“温度”的价值倾向;
……

这些规律之间往往还带有一定负相关性,比如效率规律和心理规律就有一定的负相关:效率高点心理感受就可能差点,心理感受好点可能效率又低点。同时有的规律自身也具有双向性,比如价值规律方面,每个人往往都是既想“效率”又想“温度”的结合体,只是侧重比例有所区别。这么多复杂的维度又往往要在“眨眼之间”便做出权衡和选择,所以挑战相当不小。

再一个挑战便是,因为这种选择很难,所以生理本能会将权衡和选择过程给固化下来,以减少能量成本。慢慢的又会带出一个新的挑战:心理惯性和心理灵活。失去惯性的心理会带来巨大的能量耗费;失去灵活的心理会造成刻舟求剑而偏离规律。

造物主是全知的,给了一种完全的解决方案: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我们每个人则想在只有短短数十年光景的个体上实现宏伟的“造物主工程”,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为所当为”无疑是一场终生没有止境的修炼,而且可能从逻辑出发是去看待这个问题是个无解的问题,因为思维成本和能量成本过高。可能需要更大程度调用“感觉”。因为无论变量再多,“感觉”通常都可以眨眼之间做出判断,而且规律的吻合性也可以很高。再拿上述活动举例:最终组织者自己会有“舒服”还是“不舒服”的心理感受,其实这种感受很大程度已经反映出是否符合规律。

这里面同时又会牵涉一个辩证性问题:似乎有的情形下“感觉”会完全跑偏:比如神经症患者,经常陷入到“不舒服”的心理陷阱,而非真正的不舒服。这里可能牵涉到一个更深的问题:哪些感觉是“真感觉”,哪些感觉是“伪感觉”。

同时,可能上述问题也都不是问题。只要保有一颗“为所当为”的心,即便一时错了一时违背了规律又如何呢?发生的已成为过去,“顺其自然”的去接纳便可,接着重新“为所当为”。也就是说:“顺其自然”和“为所当为”之间不是“先后关系”,而是“循环关系”。

让回复飞会儿

在同一些重要的朋友交流时,会不自觉的时刻留意对方的回复然后立即给与及时的回复,造成影响自己的一些做事效率。

这也算是个自然的心理,害怕让朋友感觉自己怠慢,底层实际是怕失去的人性特征。但实际上这种心理往往是过度顾虑,真正的朋友不会那么狭隘,而且就如指间沙越用力用无益。“为所当为”才是根本,根据自己的节奏,该干嘛干嘛,一些并不紧急且时间拉的长的碎片交流放在碎片时间去处理便可。其实这也给别人留下更大的回复空间而减少沟通压力。

不急。让回复飞会儿。

N省吾身

每天都有无数念头是个正常现象,如何面对这些念头是身心健康的关键所在。一种方式是觉知念头的同时通过专注驱散念头,这是正念的做法,这个做法的终极形态是念头完全无法存续而达到绝对的平静,也就灭苦了。

但自己并不会选择这种路径,因为灭苦的同时也灭甜。还是更喜欢与甜苦和平共存的自然状态。而且这样的状态对创业也有更好的支持。

所以自己改进的方式:觉知念头的时候进行分流,驱散一些劣性的念头,保留一些良性的念头。

其实无论每次驱散还是保留,都是一次瞬间自省(同时有贴标记的动作)。因此古人说“每日三省吾身”,而自己需要练习每日“N省吾身”。

论启发式对话的重要性

我们常说沟通很重要。
然鹅。
这是一个悖论。
因为,懂的人才懂,不懂的人最多仅能知道而已。
知道≠懂。

所以,无论创业还是生活,大量的沟通其实都是鸡同鸭讲的各自表达而已。要让不懂的人懂,其实核心是给其时间自己“悟”。

倒是有一种促进对方“悟”的方式——启发式对话。不过难度好大,对提问者的要求相当高。路漫漫其修远兮,慢慢练习吧。


雨后骄阳 21:30:25
但是我目前有个内心冲突和焦虑的问题,就是我可以睡前想些事情,也可以什么都不想(然后就突然想到人不可能做到什么都不想的,结果内心冲突和焦虑了,怎么解决)?
蟹蟹 21:31:10
那我跟你提个问题吧
蟹蟹 21:31:45
你觉得吃饭的时候,是先动牙齿还是先动舌头呢?
雨后骄阳 21:32:15
这个不知道
蟹蟹 21:32:29
嗯。这个不知道。影响不影响你吃饭呢?
雨后骄阳 21:32:52
不影响
蟹蟹 21:33:10
那就对了。跟你上面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
雨后骄阳 21:33:28
就是我不知道呗?
蟹蟹 21:33:29
你不需要想明白你在想的问题
蟹蟹 21:33:50
我们不需要知道每件事情
蟹蟹 21:34:22
” 雨后骄阳 21:33:28
就是我不知道呗? “
@雨后骄阳 你可以不需要知道的。生活不需要知道每件事情
雨后骄阳 21:34:25
但是这个瘾…
蟹蟹 21:34:55
每当你犯这个瘾的时候。就再想想牙齿和舌头的问题
蟹蟹 21:35:27
如果你能做到不想牙齿和舌头的问题。不想其他问题,你也可以做到的
雨后骄阳 21:36:00
这不跟走路先左腿还是右腿,睡觉胡子在外面还是里面一个意思?
蟹蟹 21:36:45
基本类似
蟹蟹 21:37:08
背后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不需要知道每一件事情
蟹蟹 21:37:19
生活依然可以继续
蟹蟹 21:37:23
而且还能继续的更好
雨后骄阳 21:37:47
嗯,让我想想
蟹蟹 21:37:56
嗯,你可以不想的
雨后骄阳 21:38:14
我的意思是理解消化下
雨后骄阳 21:38:59
那你闭眼到睡着会想事情吗?
蟹蟹 21:39:57
也会想。但不能过度。一旦发现自己过度,就开始用一些方法转移注意力
雨后骄阳 21:40:24
随意的想
雨后骄阳 21:40:26

雨后骄阳 21:40:29
幻想?
蟹蟹 21:40:52
不是的
蟹蟹 21:41:02
主要用“观呼吸”的方式
蟹蟹 21:41:21
首先一个舒服的姿势平躺在床上
蟹蟹 21:41:30
闭上眼
蟹蟹 21:41:55
然后在意向里观察鼻子和鼻腔
蟹蟹 21:42:14
观察鼻子吸气的时候,气流进入鼻孔的微妙的感觉
蟹蟹 21:42:30
比如进气的时候,气流是凉凉的
蟹蟹 21:42:45
接着观察气流从鼻孔出来的感觉
雨后骄阳 21:42:52
为啥我观呼吸就会越观越兴奋的?
蟹蟹 21:43:22
蟹蟹 21:45:01
就好比我们看一条河。河水本身会让你兴奋么?你想想
雨后骄阳 21:45:04
单纯观察呼吸不会兴奋是吧?
蟹蟹 21:45:39
嗯。观呼吸本身是不会兴奋的。其实是我们夹带的其他念头在让我们兴奋
蟹蟹 21:46:41
就好比看河。河水不会让我们兴奋。但是我们看河水的时候可能想到滔滔的河水,可能想到我们的人生也会像这河水一样激荡等等这些念头。我们就兴奋了
雨后骄阳 21:49:17
当然放弃了
蟹蟹 21:49:52
这个时候你可以通过分化出两个自己来解决
蟹蟹 21:50:01
简单描述是这样的:
吴为 21:50:29
观呼吸,如果有纠结,先不要观。@雨后骄阳
蟹蟹 21:50:35
其中一个自己就是越来越兴奋的自己,他在观呼吸的时候因为一些念头,越来越兴奋
蟹蟹 21:51:03
另一个自
雨后骄阳 21:53:42
分化出两个人格
吴为 21:53:51
@蟹蟹 你这样,他可能要糊涂了
蟹蟹 21:54:24
你自拍过照片或者视频吧?
蟹蟹 21:54:36
” 吴为 21:53:51
@蟹蟹 你这样,他可能要糊涂了 “
@吴为 shishi吧
吴为 21:54:50
@蟹蟹 你在什么地方学的?
雨后骄阳 21:56:07

蟹蟹 21:56:22
那就好办了。给你描述一下:
蟹蟹 21:58:01
每当你兴奋的时候,那个兴奋的你就是照片或者视频里的那个自己。你自己拿着这张照片里或视频里的兴奋的自己。平静的去看这张照片和视频。
慢慢练习看照片和视频的时候,内心不起波澜
雨后骄阳 21:59:07
看自己不带情绪
蟹蟹 21:59:23
对的。一开始会很难。但可以慢慢练
蟹蟹 22:00:02
首选允许照片里的自己是兴奋的。接着看照片的时候,我们尽量平静
蟹蟹 22:02:10
看照片的时候,无论照片里的自己有多么兴奋,不要被他带偏。保持平静
雨后骄阳 22:13:59
嗯 我shishi看
蟹蟹 22:14:55
嗯,shishi吧

爬虫式学习

学习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买核心书籍学习;一种是直接通过知网/知乎/百度的检索相应的疗法内容学习。

采取了后者,检索的过程中了解到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是ABC理论。了解这个理论的同时又爬行到最初的“刺激反应”行为理论。接着又爬行到认知行为疗法的短板以及更进一步的理论,包括辩证行为理论,接纳疗法,内观疗法等,这些疗法包括之前所看到的森田正马疗法,本质其实都是不用强行改变对象的信念而是让接纳和改变并存。

这个时候对认知行为的理解感觉摸到核心“根茎”了:A:因;B:信念;C:果
行为理论讲的是:A->C
认知行为理论讲的是:A->B->C
辩证等行为理论讲的是:[A->B->C]

总体来看,爬虫式学习的效果远远强于列表式学习。不过这样的学习方法很考验“抓重点”的能力。爬知识的时候会找到大量的关联知识,容易迷失在大量信息当中。根本上是挑战了我们的思维习惯,因为从小我们的知识获取习惯都是列表式而非爬虫式。

同时这样的学习是蛮有乐趣的,就像在知识的世界里带着问题玩解谜游戏。

边做边创造条件

知乎开了视频回答的新功能,一开始的想法:先使用常规的文字作答,到一定程度时再用视频作答。

一下回过神来,做事方法不对。“等xx条件成熟时再xx”并不适合创业路。创业路上没有条件完全齐备的时候,总是在有限资源有效条件的状态下做事情。

更适合的做事方式:边做边创造条件。

两次询问而后动

周末计划带亲戚去看一个项目,临到出发来信息因为下午不想去了。能感受到下雨是原因之一,另外可能本身不是特别想去也是重要原因。但是已经约了项目的老板,也不好改口,自己还是去了。

有点想生气,毕竟自己也是好心帮找项目了解,而且是两周前问过确定要去。转念一想,是自己应该改进自己的沟通方式。两周前可能别人并没有想好,只是不想给帮忙浇冷水所以临时回口说要去。出发前自己并没有再次询问别人是否本周要去。

创业过程会遇到很多类似情景,比如要开展一项新业务,觉得某个成员适当参与,拉一起询问对方想法,可能当时对方表示愿意。但是有的时候询问一次是不够的,可能当时别人并没有想好,只是不想浇凉水勉强答应,也可能人家回去后听了其他人意见改了看法等等。所以有的时候询问一次是不够的,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决策,最好两次确认,同时给别人足够的考虑时间。

两次确认的价值在于更大概率保障成员出于主观意愿想做一件事情,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

一个大胡子的取件尴尬

快递点小哥拿出一个件轻呼一声:“阿佳”
大胡子的我快速回一声:“哎”
周围取快件的美腻小姐姐们似乎扭头看了看…
快递小哥拿出另一个件呼一声:“阿佳”
大胡子的我又拘促应一声:“哎…”
美腻小姐姐们似乎又看了看……

用户体验啊用户体验。取件会有男生给女生代取件的情况,我这种情况似乎尴尬了些。对于创业者和经营者,用户体验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在很多体验的改进是容易的,难得是有的体验不容易发现,或者体验的环节太多不容易都满足。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网上申请了一张电话卡,要去线下领取和开卡,跑了十多公里路到跟办卡小哥约定的地点汇合,结果开卡遇到障碍办理不了。小哥随即建议重新办理一张。

两用选择:要么放弃办理这张网上申请的特殊号码电话卡;要么现场重新申请一张随机号码电话卡。如果重新去网上申请特殊号码并线下开卡,预估又得等一周时间且又要再次跑十多公里。如果现场重新申请一张随机号码电话卡,立即就能拿到卡,但是号码不会太好记。

最后判断没必要那么着急马上办一张卡,毕竟是一个长期要用的号码,好记还是蛮重要。接着边告知小哥,再shishi能不能解决,不能解决的话就放弃这次办卡了。

创业和企业经营也会经常遇到类似情景,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会发现当前没有特别好的解决方案,因为心急解决问题往往容易采取一些短视的替代方案。其实有的时候,并不需要立即解决问题,要耐心一点,试着和一些问题和平相处,待到合适的时机再从根本上解决。